|
英媒:美次級貸款卷土重來 這次與房地產(chǎn)無關 發(fā)布時間:2014-4-15 短短幾年前,“次貸”幾乎成了臟詞。金融危機期間,與次級借款人(即信貸記錄不良的人)相關的抵押貸款造成了慘重損失,以至于許多資產(chǎn)經(jīng)理宣告再也不碰次級抵押貸款。但金融界記性不好,尤其當寬松貨幣與創(chuàng)新碰撞時。近幾個月來,次級貸款悄然以驚人的強勢姿態(tài)回歸,這一次它們與房地產(chǎn)無關,而是涉及美國人的另一個激情——汽車。有人揣測,此番次貸風潮離造成新一輪傷害還有多久?屆時受害者將不止于天真的消費者,投資人也無法幸免。 歷史的回響是吊詭的。過去10年大部分時間里,汽車相關債務只有少量增長。2010年時未償汽車貸款總額為7000億美元。然而僅過去3年,這一數(shù)值就上漲了四分之一,帶動汽車銷量猛增,令通用汽車等公司獲利。 這股上漲態(tài)勢令人側目,因為自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其他形式的消費信貸仍處低迷。比如信用卡未償貸款近期一直在10年最低位徘徊,且根據(jù)上周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月信用卡未償貸款減少了24.2億美元,跌幅之大超出預期。 但汽車貸款與學生貸款在同月都大幅上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貸款數(shù)量躍升的同時,貸款質量急劇惡化。5年前次級貸款勉強達到總貸款量十分之一,如今已占到三分之一。通用汽車銷量中,次級貸款提供資金的比例相當高。與此同時,如今十分之一的新增貸款流向所謂的“超次級”,即此前幾乎沒機會獲得貸款的消費者,尤其考慮到車價飆升,但較貧窮家庭的收入持平或下降。 促成此輪次貸繁榮的原因有幾個。一是資產(chǎn)經(jīng)理正急于找到能在超低利率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回報的資產(chǎn),因而大舉買入抓住各種債券。而投資者尤其熱衷于購買汽車貸款支持的債券,因為在上輪信貸危機中,此類債券的表現(xiàn)優(yōu)于抵押貸款支持債券。這滋生了一個普遍(但潛在危險的)假設:美國消費者對自己的汽車如此依戀,以至于他們將不惜代價保住它。 不過,此輪繁榮的另一個原因是,精明的私人股本公司和對沖基金也加入了競爭,在過去3年支持一大批新的汽車信貸公司。 這些公司以種種創(chuàng)造性方式將貸款推向消費者,迄今這是一個非常賺錢的游戲:消費者可能要為次級貸款支付近20%的利息,但得益于投資者的旺盛需求,信貸公司的資金成本可低到2%。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多少跡象表明此輪次貸繁榮正造成傷害。汽車貸款違約率約為1%,從歷史標準看仍處低位?稍捳f回來,如果利率上升,違約率幾乎肯定會飆升,尤其是在收入仍持平的情況下。 信用評級機構開始感到不安。華爾街一些最聰明的玩家正悄悄抽資離場。有些金融家已如此確信一場信貸緊縮正在逼近,以至于他們開始暗中做空通用汽車等汽車板塊股票,擔心汽車銷售將受貸款緊縮的打擊。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今年汽車公司股票下滑如此劇烈,超出近期難堪的點火開關故障丑聞所能解釋的跌幅。 這些擔憂或許為時過早,上一輪次貸泡沫爆發(fā)前人們曾嘀咕了好幾年。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即便次級汽車貸款確實釀成緊縮,它也未必引起那么巨大的系統(tǒng)性沖擊,因為它的規(guī)模要小得多。 但是,這個小故事至少提醒人們,美國目前的經(jīng)濟復蘇仍部分建立在不穩(wěn)固的基礎之上。它還是又一個及時的例證(如果需要例證的話):寬松貨幣有個壞習慣,它會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制造扭曲——即使這些扭曲通常不出現(xiàn)在以前出現(xiàn)過的地方。 |
|
上一條:IMF和世行春季年會:以結構改革鞏固全球經(jīng)濟復蘇[ 2014-4-14 ] 下一條:以三大動力牽引全球復蘇[ 2014-4-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