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_九九精品视频国产_亚洲H片大全视频_依依成人社区最新

專業(yè)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場
促進天津空港經濟交易發(fā)展
信息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中心 > 商品新聞
中國創(chuàng)紀錄進口大米探因:海外價格洼地隱現
發(fā)布時間:2013-1-10  

      日前,《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稱,2012年的全球大米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大買家:中國。數十年來,中國持續(xù)增長的大米產量使得中國的出口量遠超進口量。但目前,中國從全球糧食市場創(chuàng)紀錄大額進口大米的行為正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美國農業(yè)部對中國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中國于2012年在國際糧食市場上進口精米260萬噸,較2011年的57.5萬噸同比提升了352.17%,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而在過去50年中,中國僅有四年是大米凈進口國。

  《華爾街日報》稱,一些國際分析師認為,推動中國大規(guī)模進口大米的是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大幅增長。即便中國的大米已經連續(xù)九年增產,但仍無法滿足本國人民的需求。如果確實是這樣,這可能標志著全球大米市場一個重大和長期轉變的開始。這可能引發(fā)人們對于大米產量能否滿足需求的擔心,而這將會使得大米價格維持在高位。

  東方艾格糧食分析師馬文峰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另一種的見解:“真正推動中國大量進口大米的因素,是目前由于我國糧食政策性收儲而形成國內、國外巨大的價格差異,這必然導致有進口配額的企業(yè)會大量進口國際市場的糧食,賺取巨額的利差。”

  大額進口背后

  2012年,中國在全球糧食市場的大肆采購正引發(fā)國際市場對中國本國糧食安全以及對全球大米價格波動的諸多擔憂。

  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資深經濟學家方成表示,如果這種勢頭持續(xù)下去,人們會擔心全球其他地方的產量能否滿足中國的大米需求。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2012年大米貿易量僅為3,730萬噸,占全球供應量的7.7%。中國一年的大米消費量約為1.4億噸,因此大米貿易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2008年,大米價格飆升帶動其他主要糧食價格上漲,從而爆發(fā)了全球食品危機。

  對此,馬文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04-2011年中國糧食產量的連續(xù)8年增長,糧食總產量由2003年的4.3億噸增長到2011年的5.71噸,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6%,根據國際數據,中國一年大米消費量是1.4億噸,但現在水稻國產已經達到2.01億噸。

  據本報記者了解,從2006年度以后,國內糧食總供應超過消費,糧食安全系數逐年回升,到2011-2012年,中國的糧食安全系數已經回升到38.9%。

  倫敦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大宗商品經濟學家Thomas Pugh認為,中國現在基本上有兩個分裂的市場,農民向政府出售大米,而消費者則從海外購買大米。這導致政府購買的大米很多都被儲藏起來,而不是用于加工和消費。

  為保證農民利益,國內往往由央企中儲糧代表政府對大米進行政策性收儲,而政府設定的大米價格遠高于全球市場同級別大米。這就使那些在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收購大米的中國進口商有利可圖,他們可以以更高的價格在國內市場出售這些進口大米。

  馬文峰告訴記者,2012年大額進口大米還有一定的先期背景因素,前一年度國際經濟不景氣,農產品(5.68,-0.09,-1.56%)價格受到打壓,但同時國際農產品豐收,全球谷物產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糧食產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進一步壓低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而在國內方面,我國經濟總體好于國際水平,大量資本流入國內市場,加劇國內通貨膨脹壓力,變相推動國內大米價格上漲。

  “從2012年月度價格來看,泰國普通白米與國內大粳米均價的差距每噸達到100美元左右,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同國內的均價差距超過200美元/噸。這是促使國內商家大量買進東南亞進口大米而不是采購國產大米的最主要原因。”馬文峰說。

  不良反應

  馬文峰預測,假如2013年國內大米價格依然高居不下,那么有條件的商家將肯定會繼續(xù)擴大使用大米進口配額的權利來進一步提高東南亞大米進口量。目前,全國進口配額約在700多萬噸,而2012年中國進口量只在260萬噸,可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雖然幾百萬噸的進口量不足以影響中國糧食安全,但是對于許多國內企業(yè)而言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瘪R文峰表示。

  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光明米業(yè)黨委副書記、高級經濟師葉建東對此有所認同:“光明定位在中高端的大米產品受影響不大,但是低端大米產品就比較受到影響了。目前國內中檔大米價格一般在2.5元-4元/斤,高端的在4元/斤以上,而低端米產品在2元/斤左右的價格區(qū)間是受進口米影響的重災區(qū)!
  葉建東表示,許多進口米的到岸價只有1.4元/斤,而國內這個價格往往只能買點尚未加工的稻谷。這兩年國家要解決農民工規(guī)范用工的問題,因此種植的人力成本翻了一倍,加上農藥化肥、農業(yè)機械、柴油汽油、水電、種子的成本都在攀升,米業(yè)公司基本上都是微利。

  據了解,目前進口大米的銷售方向主要傾向于購買力更低的農村農貿市場,以及希望在成本上有所節(jié)約的餐飲渠道。

  而馬文峰還認為,從國家宏觀層面,進口米的大量涌入使得國內收儲大米庫存更會大增,這不僅會使政府不得不額外增撥國內糧油儲備財政補貼,更為重要的是稻谷安全儲備期限僅有2-3年,目前不耐儲存的稻谷已有5230萬噸,過高的糧食庫存會造成較大的陳化浪費。

  “更為重要的是,當前受到國內過高糧價傳導,居民消費品價格較快上漲,人都是要吃糧食的,這使得勞動力成本又因此而升高,由此不單抑止其他方面消費需求,而且會使得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成本優(yōu)勢喪失,影響商品出口、抑制國內經濟增長。”馬文峰如是表示。




上一條:1月9日“全國農產品批發(fā)價格指數”比昨天上升0.57個點[ 2013-1-9 ]
下一條:2013中國農業(yè)發(fā)展新年論壇將于12日舉行[ 2013-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