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三年答卷成績欠佳 本文來源于:人民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6-2-16 日本內閣府2月15日公布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比上個季度實際下降0.4%,換算成年率為下滑1.4%。這是日本經濟繼去年二季度后再次出現(xiàn)負增長。“安倍經濟學”實施已逾三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表示,日本經濟已經不再處于長期通縮狀態(tài),“安倍經濟學”進入第二階段。內閣府公布的這份期中考試“成績單”卻顯示,日本經濟離真正復蘇尚有距離。安倍再次執(zhí)政以來的3年間(2013—2015年度),日本GDP年增長率僅為1.4%、0.0%和0.4%,甚至不及其執(zhí)政前2012年度的1.7%。 去年二季度,日本經濟出現(xiàn)難得的好兆頭:日經股指、訪日外國游客人數、企業(yè)經常利潤、就業(yè)率等主要經濟指標創(chuàng)下近20年來新高。然而,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尤其是美聯(lián)儲宣布十年來的首次加息后,日本經濟的脆弱性再次顯現(xiàn)。統(tǒng)計顯示,占據日本GDP六成以上的個人消費不見進展。受暖冬影響,去年四季度日本個人消費環(huán)比減少0.8%,此前堅挺的住宅投資轉為下滑,減少1.2%,公共投資下滑2.7%。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早川英男告訴本報記者,日本不再陷于通縮狀態(tài),但經濟增長并沒有在安倍執(zhí)政期間加速。企業(yè)利潤創(chuàng)下新高,這主要受益于日元大幅貶值后的匯率換算和原油價格下跌,而就業(yè)市場人手短缺的根本原因是高齡化導致的勞動人口供給減少,其實企業(yè)的實際出口數量并未增長。2014年和2015年日本經濟增長放緩雖然有消費稅增稅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外部因素,歸根結底還是日本經濟內在增長動力不足。 為鼓勵銀行投放貸款,日本央行還在今年1月底推出了負利率政策。早川英男認為,日本央行將貨幣政策與2%的通脹目標掛鉤,在原油價格走低的條件下難以實現(xiàn)。即使實現(xiàn),日本央行一旦退出目前每月10萬億日元規(guī)模的國債購買,必將引起市場混亂。日本超過GDP兩倍的政府債務也風險巨大。 去年9月,日本政府推出“安倍經濟學”新“三支箭”。主要內容為:2020年實現(xiàn)GDP達到600萬億日元,加強育兒支持和社會保障改革,力爭出生率達到1.8%,因養(yǎng)老看護導致的離職率降為0。不過,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以名義GDP年增長3%、實際GDP年增長2%為前提,被經濟界普遍認為脫離實際,難以實現(xiàn)。 瑞穗綜合研究所市場調查部部長長谷川克之告訴本報記者,“安倍經濟學”推出新“三支箭”,一是說明舊“三支箭”已經開始失效,二是為今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拉票。不過,新“三支箭”觸及了日本經濟少子老齡化的根本問題,也不乏正面意義。駐日本記者 田 泓 |
上一條:全球開啟避險模式 世界經濟到底在怕什么?[ 2016-2-16 ] 下一條:歐盟峰會挽留英國 “脫歐” 經濟代價不菲[ 2016-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