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印度GDP增速超中國 很大程度因新算法 本文來源于: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 發(fā)布時間:2015-2-11 據路透社2月10日報道,從數據看,印度9日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該國此前調整國內生產總值(GDP)計算方法,去年12月當季GDP增速超過中國。英國《金融時報》10日稱,雖然印度經濟增長率已飆升至每年7%以上,而且勢必將超越中國,但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們表示,在近期調整之后,他們對最新統(tǒng)計數據抱有疑慮。數據強勁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新算法 英國《金融時報》10日稱,印度中央統(tǒng)計局(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9日宣布,在截至12月的三個月里,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7.5%,預計將在截至3月底的本財年增長7.4%。這將趕上中國在2014年7.4%的增長(中國24年來最慢的經濟增速)。 《金融時報》指出,印度的較高官方增長數據是一系列調整的結果,包括將基準年從2004-05年切換至2011-12年。這些變化將2013-14年GDP增速從4.7%推高至6.9%,而上一年的增速從4.5%上修至5.1%。 路透社也認為,印度去年12月當季GDP數據強勁,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印度調整了GDP計算方法以及基準年。文章稱,除了基準年的調整之外,印度目前以市場價格而非要素成本計算GDP,以將商品及服務增加值和間接稅考慮在內。外國投資者和印度商界領袖也對新的計算抱有深切的疑慮,他們表示,經濟活動現(xiàn)在才剛開始回暖,而且并不特別強勁。 對此,印度統(tǒng)計部門稱,新的GDP計算方法更符合國際慣例,能更好地反映出經濟情況。 數據被疑有水分 人民黨官員未急于夸耀 路透社指出,統(tǒng)計方法調整的同時,油價下跌、通脹降溫以及莫迪政府扶持商業(yè)的措施,確實提振了印度的經濟增長前景。但印度企業(yè)支出遲滯,銀行壞賬攀升,仍是拖累經濟的因素。“顯然,有必要觀察這些數據的可信度”,HDFC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Jyotinder Kaur說,“沒看到什么實質性的變化能表明我們已經走出了困境”。 《金融時報》稱,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們表示,在近期調整之后,他們對最新統(tǒng)計數據抱有疑慮。顯示快速增長的最新數據對于貨幣政策和印度政治潛在都具有重大影響,因為它們似乎表明,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可能需要重新考慮隨著通脹下降逐步放寬利率的立場。 文章還稱,迄今各方對于經濟數據的困惑如此嚴重,以至于幾乎沒有人預料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會因為這些數據而在一夜間變成一個貨幣政策鷹派人物。 《金融時報》指出,反對黨國大黨也沒有借助以下統(tǒng)計結論撈取政治資本:在普遍認為經濟增長乏力、增速跌破5%的以國大黨為首的聯(lián)合政府執(zhí)政后期,印度經濟實際上在加速增長。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政府的部長級官員也沒有急于夸耀新發(fā)現(xiàn)的、但迄今僅限于理論層面的經濟實力。印度工業(yè)聯(lián)合會(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主席昌德拉吉•班納吉(Chandrajit Banerjee)對快速增長的證據表示歡迎。 “神秘數字”令經濟學家困惑 《金融時報》稱,印度最新公布的數據令經濟學家感到困惑,因該數據與其他經濟指標不一致,工業(yè)生產、貿易、稅收等指標均顯示經濟仍疲弱。 “政府自己也一直在說,由于經濟增長減速,征稅步伐遲緩,但現(xiàn)在又有政府部門說GDP增長情況不錯”,ICICI Securities Primary Dealership經濟學家A.Prasanna說,“這意味著,要么有一部分經濟活動未被征稅,要么就是數據有問題”。 文章稱,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稱贊統(tǒng)計部門“修訂GDP估測數據的出色工作”。但他也表示,對一些“神秘的”數字“感到困惑”。 “2013-14年是危機年份(資本流出、利率被收緊,還發(fā)生了整合)很難理解一個經濟體的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如此之高,加速幅度又這么大,”他表示。 總部位于倫敦的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表示,印度調整基數后的GDP仍與“指向經濟持續(xù)疲弱的其它許多指標不一致”。雖然印度在最近一個季度的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8.2%,但這一結果仍“強勁得令人難以置信”。 |
|
上一條:希臘向德國討二戰(zhàn)賠款 金額超過債務總和一半[ 2015-2-10 ] 下一條:奧巴馬會晤默克爾 稱對俄制裁將繼續(xù)擴大[ 2015-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