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出臺一個多月 家庭農場在各地境遇不同 發(fā)布時間:2013-3-21 中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xiàn)。文件出臺至今已經一個多月,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家庭農場在各地落地生根境遇不同。 廈門,首個“家庭農場”成功注冊 聚鳳源農場由當地種植大戶葉文章創(chuàng)立,占地60多畝,專門從事果蔬的種植、收購及銷售,每年的營業(yè)額有200萬左右。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后,當地工商部門立即到農場宣傳最新政策,還開辟了綠色通道,短時間內免費辦完了相關手續(xù),使其成為廈門。廈門市翔安區(qū)新圩工商所副所長劉煒杰:“農業(yè)部有提出來,要求地方可以先行先試,探索注冊登記的制度,那我們廈門這邊就是第一家采取這種家庭經營的組織形式給他頒發(fā)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 劉煒杰還表示,今后會鼓勵轄區(qū)更多農民申領“家庭農場”營業(yè)執(zhí)照,不僅扶上馬,還要送一程:“下一步依托我們現(xiàn)有的工商建立的‘農超對接'平臺,幫助他開拓市場,第二個幫扶他走品牌化規(guī);缆罚笇@家農場做大做強! 此前,葉文章已經加入了當地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經營方面吃到了不少甜頭,看到中央鼓勵成立“家庭農場”,他與工商部門一拍即合,成為廈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老葉說,期待政府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配套政策,讓“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更有方向:“現(xiàn)在還不大清楚這個農場到底定性是什么,期待不管在辦公場所、加工場所、政策方面都能夠得到一點扶持吧。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我們更有信心把這個事情做好! 山東,一些地方家庭農場陷入認證、貸款、稅收“三重門” 這幾天,山東省膠州市相龍農場的陳玉金遇到一件煩心事。去年,他通過土地流轉,把周邊100多畝地集中起來,建成家庭農場。今年他想以農場的名義去銀行貸40萬元款用于春耕,卻被拒之門外。陳玉金:“現(xiàn)在貸款需要抵押,因為我們這些東西現(xiàn)在都抵押不了,所以銀行不認可這一塊! 無獨有偶,這幾天,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姜志剛也在為家庭農場的事情而撓頭。由于前來咨詢、注冊的人很多,而他手中并沒有關于家庭農場注冊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無論是認定的標準,還是注冊的方法,以及經營的范圍,目前都是一片空白。已經注冊的28家家庭農場暫時是以獨資企業(yè)和個體經商戶兩種方式進行的。 姜志剛:“中央1號文件已經明確了家庭農場這種市場形態(tài),我們期望著國家盡快出臺家庭農場登記管理辦法,便于更加規(guī)范家庭農場的登記和管理。” 關于家庭農場,膠州市農業(yè)局經管站站長劉丕舜想的更多。經過工商注冊,家庭農場就獲得了法律上認可的市場經營主體地位,但按照規(guī)定,市場經營主體是要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但如果讓這些土里刨食的家庭農場主和那些工礦企業(yè)的老板一樣交納個人所得稅似乎并不合情合理。 劉丕舜:“家庭農場注冊以后,它是按照法人注冊的,它不同于其它的企業(yè),它的風險性比較大,在一些政策上,稅收、信貸,如果與別的企業(yè)等同起來的話,他們是有難度的。” 專家指出,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家庭農場的出現(xiàn),大大地推動了我國農業(yè)生產的集約化、規(guī);M程,使農產品(5.62,0.08,1.44%)的商品化程度往前邁進了一大步。目前,家庭農場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的貸款、認證、納稅等問題,需要有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山東省委黨校教授郭振宗:“家庭農場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不要讓它承擔過多的法律義務,要抓緊制定一些發(fā)展家庭農場、扶持家庭農場基本的一些原則、思路和實現(xiàn)的途徑! |
上一條:農業(yè)部公布38項政策:給農民派送2000億紅包[ 2013-3-21 ] 下一條:嘉興13萬農民養(yǎng)700萬頭豬 環(huán)境污染嚴重[ 2013-3-21 ] |